秦淮区医疗资源丰富,但80%集中在明城墙以内,城东南地区的数十万居民看病就医并不方便。记者昨天从秦淮区卫计局了解到,该区近日出台了《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规划(2017—2020)》,提出在2021—2023年左右全面完成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调整,构筑医疗卫生“多中心化”的发展体系,加快了医疗卫生资源“东迁南移”步伐。
红十字医院整体东迁,带动东部地区医疗发展
秦淮辖区内共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1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、2家区属二级医院、3家公共卫生机构,另外还有6家省市属和部队三级公立医疗机构,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。但是,医疗资源的布局却严重不合理,明城墙以内集中了全区80%的医疗资源。
“市中医院整体搬迁到大明路后,向着调整不合理的医疗资源布局迈出了一大步。但这还不够,我们还将通过区属医疗资源的‘东迁南移’,让城东南片区20平方公里的居民看病更方便。”秦淮区卫计局负责人说。
调整布局从南京市红十字医院东迁开始。红十字医院是我市的惠民慈善医院,长期为城区低保人员提供医保基础上的托底式医疗救助,仅近两年,就为低收入人群直接减免治疗费用超过870万元。
未来,红十字医院将整合朝天宫街道内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整体东迁至宁芜铁路以南的LG南侧地块,新建占地规模2万—3万平方米、建筑面积不少于8万平方米的新院区,打造具有三级康复水平的二级甲等医院,彻底解决东部地区无规模化公立医疗机构的问题。“红十字医院东迁后,不仅将带动东部地区医疗发展,也将进一步扩大红十字医院的惠民医疗功能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新建公共卫生中心,3家公共卫生机构集中进驻
目前,秦淮区属公共卫生机构散在3个地方,区疾控中心在堂子街附近,区妇幼保健所在红花地,区卫生监督所在明匙路,形成一个三角形,老百姓办事很不方便。
把主城区内优质公共卫生资源向外调整,新建一个区级公共卫生中心,3家公共卫生机构集中进驻,大楼地址初定在南部新城机场二路附近,位于南部新城夹岗五路和机场二路交界地块。建成后,市民和单位申办卫生许可,获得疾病预防、妇女儿童保健、孕产妇检查等服务都可以在一幢大楼里完成。
通过新建、搬迁、置换,每个街道均有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
秦淮区12个街道共有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但由于两区合并等历史原因,有的街道有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有的街道却连一个都没有;有的街道虽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但规模太小,服务能力受限。据介绍,通过本轮医疗资源布局调整,秦淮区将实现每一个街道均有一所设施齐全、功能完备、达标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
按照规划,秦淮现有的夫子庙、秦虹、朝天宫或止马营、月牙湖、淮海路、双塘、石门坎及石门坎银龙分中心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留,另外新建或扩建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分别是:
整合大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金城医院,更名为“瑞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”,建设规模为5000—6000平方米;
蓝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建到3000平方米,并更名为“大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”;
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至汇景和园片区,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至西街地块,两个中心的建设规模均将达到5000—6000平方米;
中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至目前市红十字医院门诊楼,更名为“洪武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”。
另外,在南部新城八百亩地区新建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八百亩分中心(暂名),建设规模为3000平方米;南京市中医院城南分院加挂“双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”牌子,承担双塘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。
摘自《南京日报》2017年11月22日A6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