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是2016年7月28日,距离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,已经过去了整整40年。当许多人感慨唐山的凤凰涅槃时,也许很少有人知道,40年前,南京市红十字医院的7位老前辈,甚至来不及挥别家人,便奔赴唐山震区第一线,开展医疗救援。7月27日,该院部分参加当年救援的老前辈,讲述了这段难忘的历程。
只来得及给父母留张字条
“唐山大地震的当天,医院就下发通知,让我们每个人都做好前往灾区的准备。”当时在南京市红十字医院药房工作的沈家玉回忆说,7月29日上午,前往灾区的医疗队名单确定,沈家玉位列其中,“10点钟接到通知,12点就要出发。”匆忙之间,沈家玉只来得及回家收拾点衣物,“父母都上班去了,那个时候也没有电话,只能给他们留了张字条。”
与沈家玉不同的是,当时刚从454医院转业而来的内科医生李承美已经结婚成家,更不凑巧的是,她的爱人因为要参加军演刚刚离开南京,如果她再一走,家中只剩下老母亲和5岁的幼儿,“我匆匆忙忙离开家的时候,儿子一直哭喊着‘妈妈,你别走,你别走’。”可曾经身为军人的李承美知道,此时的唐山比家中更需要自己,“虽然我眼泪直掉,却硬咬着牙没有回头。”
被伤员视为大救星
7月29日下午2:25,前往北京方向的列车正式发车。当时在南京市红十字医院外科工作的伍贻和回忆说,当时医院不仅派出了由7人组成的医疗队,还给他们随身携带了30箱的药品和医疗器械,“列车停靠南京西站的时间很短,上车的人又太多,为了不耽误事,不仅箱子是从窗户递进去的,就连人也是从窗户爬上去的。”由于携带的药品太多,把7个人的卧铺都占满了,最后大伙只能坐在过道上打瞌睡。
7月30日到达北京站后,南京市红十字医院的7人医疗队被军用大卡车连夜送至唐山市的玉田县。到了7月31日,已经连续3天没有吃上一口热饭的7人又困又饿,“肚子饿还可以忍一忍,但一路上都没好好睡过觉,大家实在太困了。”可当7人走进设在玉田县粮站的医疗站时,此起彼伏的“医疗队来了,我们有救了!”的欢呼声撞进了每一个的心中,带队的焦廷震轻轻地问了一句:我们还能休息吗?大伙坚定地摇了摇头,立即投入到伤员的救治当中。
因陋就简自制导尿管
到了现场,伍贻和等人发现,现场的医疗条件太差了,“门口一边是紫药水,一边是红药水,其他药品就看不到了。”更令他着急的是,导尿管不够用。急中生智,把电线中的铜丝抽出来,再经过简单处理,自制成一根根导尿管。也就是在7月31日的那天晚上,7个人终于吃上了3天来的第一顿热饭:稀饭加馒头。除了饥饿与疲惫,余震、寒冷、大雨也时时困扰着7个人。伍贻和回忆说,当他们逐渐适应不断的余震后,却又赶上了大雨,“外面下大雨,帐篷里面就下小雨,整整一夜都没法睡觉。”虽然当时早已入夏,但不论白天如何炎热,晚上的气温却很低,几个人常常半夜被冻醒,“8月10日,我们收到了给医疗队发放的棉大衣,才终于睡上了踏实觉。”。
集体感染痢疾依然不下“火线”
而最令医疗队成员之一郭明难忘的是,从北京前往唐山的途中,自己实在太困了,一直在打瞌睡,可当时由于携带的药品太多,自己只能坐在卡车车厢的尾部,大半个身子没有任何遮拦,“我看他一冲一冲的,就担心他掉下去。”同行的沈家玉想喊醒郭明,可怎么也喊不醒,最后只能紧紧拽着他的皮带来保护他。
当粮站的伤病员被转移后,7人又被派往玉田县的郭家屯公社进行防疫等工作。“很多人共用的一口井,连个井栏都没有,更别说井盖了,加上当地的牲口都是散养,卫生条件非常差。”伍贻和回忆说,在8月10日这天,所有人都感染上了严重的痢疾,即便如此,大伙依然坚守在岗位上,直到8月22日接到返回的指令。
唐山大地震的救援,只是南京市红十字医院70年征程中的一段剪影,建院伊始便秉承“服务社会,博爱人群”红十字会宗旨的南京市红十字医院,不论是在唐山大地震、四川汶川大地震,还是抗美援朝战争等重大事件中,都毫不犹豫地冲在第一线,履行着救死扶伤的天职。
摘自《扬子晚报》2016年7月28日